融资租赁行业基本现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融资租赁业也不例外,在经历了10年的高速发展后,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租赁市场。
年至年这10年,进一步响应国家战略、追求高质量、创新型发展,已成为融资租赁业的普遍诉求。当前,租赁业已步入发展的深度调整期。全行业由过去的求规模、粗放型经营逐步转向求质量、精细化经营阶段,租赁业务由过去的“类信贷”业务向专业化、特色化、国际化的业务方向发展。
融资租赁是与银行信贷、直接融资、信托、保险并列的五大金融形式之一,在拉动社会投资、加速技术进步、促进消费增长以及在完善金融市场、优化融资结构、降低金融风险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国际上已发展成为仅次于资本市场、银行信贷的第三大融资方式。
不同种类的融资租赁公司,监管部门对其市场准入要求、业务经营乏味和发展状况都各不相同。对于金融租赁公司,主要出租人必须控股50%以上,此外,商业银行必须满足8%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主要出租人分为四类,分别是商业银行(资产亿人民币)、国内外租赁公司(亿人民币资产)、境内设备制造企业(营业收入50亿人民币,30%净资产率)和银监会认可的其他金融机构。
截至年9月末,全国租赁企业(不含单一项目公司、分公司、SPV公司和收购海外的公司)总数约为家,较年末增长2.51%。其中,金融租赁公司70家,内资租赁家,外资租赁共家。
融资租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快速扩张的同时,我国融资租赁产业在投资渗透率、GDP贡献率、多元化融资能力、专业化服务能力和国际化水平等关键方面仍与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距,人才供给、法律、税收、监管等产业生态环境也有待进一步改善。特别是年底以来,由于融资租赁业出现了一些问题,不同部门的监管*策分歧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其未来前景面临系列不确定因素和可持续发展压力。
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p>
一是高速增长和超常资产扩张加速了资本消耗,缺乏多元化融资渠道,资本约束成为制约行业规模扩张和竞争力提升的桎梏;
二是业务模式单一,多以类信贷型的售后回租业务为主,具备现代租赁本质属性和服务功能的直接租赁、转租赁、杠杆租赁、委托租赁、转租赁等业务比例偏低、发展不成熟;
三是高度集中于飞机、船舶、工程机械等大客户和少数行业,中小微企业、涉农行业等融资需求紧迫的领域供给不足,导致企业主营业务雷同、专业化精准服务能力不足,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不断加剧;
四是区域发展不平衡,融资企业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一线城市,急需融资服务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供给不足;
五是除少数实力较强的大型金融租赁企业外,大多数企业与全球租赁市场脱节,很少涉及跨境租赁业务,国际化发展能力不足;
六是产业价值链发展不成熟不完善,租赁资产流动性不足,企业普遍缺乏风险管理能力和有效对冲机制;
七是人才供给、法律、税收、监管模式和财税*策等产业生态环境亟须改善等。
在经济总体低迷的大环境下,继续沿袭速度优先和简单规模扩张模式导致信用风险持续累积,引起监管层面的高度警惕。如何在新阶段高起点避免因噎废食,进一步优化制度环境,继续做大做强融资租赁产业,使之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实体经济转型提供强大支持。
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推进,“一带一路”、“中国制造”等导向型*策的持续深入,产业经济结构调整、技术革新带动大量固定资产投资需求,融资租赁将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中国企业“走出去”I的道路上发挥重要作用,融资租赁行业未来面临良好发展机遇。
近年来,金融科技成为市场主流话题,数字化趋势的三个重要方面:大数据、自动化与信息聚合网络,将会为融资租赁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趋势一:与金融科技相结合
未来融资租赁通过与金融科技平台进行模式探索,若能在项目完成后同步发行相关信托、证券类产品,将大大减少企业自有资金占用时间,同时又可以收取相关的费用收益,从而打造出时间短、效率高、收益快的互联网化的融资租赁新模式。纵观融资租赁市场发展,无论基于企业自身转型升级发展还是顺应创新潮流,融资租赁与金融科技的融合发展都已经大势所趋。
趋势二:监管继续收紧
对于融资租赁公司来讲,一方面是合规性管理指标加强。比如,按照银保监会的规定,金融机构不允许给一些不合规的公司融资,这些公司可能会寻找融资租赁公司合作,但现在统一监管之下,这种“绕道”的做法就行不通了。另一方面融资租赁公司的合规内控加强。比如要求公司有一定的合规负责人,内控层面投放要有严密的审批制度。从风险管理层面,对杠杆率的管理会更加清晰明确。
趋势三:未来将向经营性租赁转型
融资租赁的发展可以分为传统出租、简单金融租赁、创造性金融租赁、经营性租赁、新的租赁产品、成熟租赁六个阶段。现在大部分国内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以第二、第三阶段为主,还有更深入的发展空间。经营性租赁处于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具有节税、扩大企业生产规模、递延支付、调节利润等功能。随着近年来厂商背景的租赁公司的兴起,经营性租赁得到较大发展。
总结
在我国“一带一路”沿线情形下,各国在实现合作的时候肯定存在一些不同点,但也存在不少共通之处,主要体现在都需要在坚持以法律促进产业发展的现代市场和契约精神的前提下,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自身的具体治理模式;需要各国治理和监管目标是促进其健康发展和不断创新,通过不同方式努力营造支持性的财税*策环境;总之,应积极利用国家掌控的国际项目、对外优惠贷款、产业基金、风险基金、担保基金、保险基金等支持本国租赁企业境外发展,在重大国际场合,加强对我国优秀融资租赁企业的宣传和推广等都将促进我国租赁行业的持续发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