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的有效方法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2653.html友谊的根基是如此之深,多年来在发展过程中共同利益压倒所有的其他分歧,这一事实使迈向新和解的努力被认为不仅符合两国的短期利益,而且也符合两国的长期利益。
——福斯特·雷亚·杜勒斯,年
大国对抗始终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纵观历史,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七年战争和拿破仑战争、维也纳体系与克里米亚战争和德国统一战争、俾斯麦结盟体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体系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仿佛每一次国际体系的重建都会终结于新的大国战争。但是,唯独冷战没有重蹈历史的覆辙。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冷战得以避免这个“宿命”呢?这一段历史能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呢?本文就与读者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两个支点还是多个支点?
生活的常识告诉我们,拥有三个支点的桌椅是最稳当的,那么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国际关系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19世纪欧洲大国关系的变迁。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的维也纳体系是一个经典的大国合作案例。欧洲大国在奥地利传奇外交家梅特涅亲王的主持下,形成了一个由英国、法国、奥地利、普鲁士和俄国组成的——被称作“欧洲协调”的——“五大国集团”。五大国之间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制衡,维持了欧洲近半个世纪的稳定与和平。但是,仔细剖析这段历史可以发现,“欧洲协调”看似团结一致的安排下存在着一个有趣而又关键的要点:
“欧洲协调”的目标不仅是大国之间的势力均衡,还有对新兴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压制。我们分析维也纳体系往往只看重其对欧洲均势的强调,而忽视了思想层面的变化,这是一个巨大的失误。法国大革命之所以令欧洲各国如此紧张,不仅在于拿破仑的*事天才和对外扩张,更在于孕育法国大革命的民族主义思想对欧洲传统的王朝统治的冲击。拿破仑虽然战败了,但是这种思想威胁却从来没有消失,这就是为什么在“欧洲协调”的大国合作之下,梅特涅又打造了由奥地利、普鲁士和俄国组成的保守同盟的原因。从这一角度来看,法国在短暂的压制之后重新走上了民族主义的道路,英国也更倾向于后者。年欧洲再次爆发了规模宏大的民族主义运动。这次运动迫使梅特涅下台、促成拿破仑三世上台,从而彻底改变了欧洲的国际关系格局。
拿破仑三世与俾斯麦
讽刺的是,旧的国际体系的破裂没能成就其主要推手拿破仑三世,反而成就了他的对手——普鲁士的俾斯麦。更加讽刺的是,俾斯麦在统一德国的过程中正是借用了德意志的民族主义浪潮,而在完成统一大业之后又重新回归了保守的外交思想。
在俾斯麦的主导下,欧洲形成了以德国为核心的由德奥同盟、德奥意三国同盟、德俄再保险条约等的囊括了几乎所有欧洲大国的结盟体系。同时,俾斯麦也在殖民地问题上拉拢英国,并努力实现与法国的和解(虽然没有成功)。欧洲再次实现了类似梅特涅主导下的稳定。
威廉二世即位后改变了俾斯麦的结盟体系。威廉二世最初的想法是与英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结盟,为此不惜终止俾斯麦结盟体系的基石德俄再保险条约。如此一来就迫使俄国与法国达成协约。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欧洲形成了短暂的“三个支点”——法俄协约、德奥同盟和若即若离的英国,并最终被协约国和同盟国的两个支点所取代。
冷战两极体系与一战两大阵营之间的不同
笔者阅读过大量分析一战爆发原因的著作,其中有这样的观点引起了笔者的思考:有人认为,正是由于欧洲被严格划分为协约国和同盟国两个阵营,从而使欧洲的大国关系失去弹性,也就失去了协调避免战争的回旋余地。换句话说就是两个支点取代多个支点使得大战在所难免。但这一观点显然与冷战的两极格局最终得以避免热战的事实相悖。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战之前的“两大阵营”与冷战时期的“两级体系”有一个关键性的不同——内部结构的差异。不论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内部,都没有一个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国家。协约国内部,英国、法国和俄国都是大国,同盟国内部虽然德国首屈一指,但奥匈帝国至少在纸面上依旧保有大国地位。从敌对关系上看,法国和德国的矛盾由于阿尔萨斯-洛林而不可调和、奥匈帝国和俄国由于对巴尔干的争夺而剑拔弩张。这就导致了两大阵营各自内部都存在多个矛盾点,每个成员国都希望借助盟友的力量帮助自己解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