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探析ldquo特朗普现象rdquo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 http://m.39.net/pf/bdfyy/bdflx/
欢迎点击上方“选美”,
  

特朗普在本次竞选中充分利用了“偏执风格”。在其年出版的题为《跛足美国:如何让美国再次强大起来》(CrippldAmrica:HowtoMakAmricaGratAgain)的竞选造势书开篇,特朗普就宣称,之所以选择一张生气的肖像照作为封面是因为他对目前美国的处境愤怒而不快:“我们此刻并不处于令人喜悦的状态,而是一个我们想办法让美国再次强大起来的状态”。

又如,特朗普曾公开预测美国经济状况岌岌可危,将面临“极大规模的经济衰退”。在为选民臆想出“阴谋论”之后,特朗普在众多*策表述上都倾向于偏执的极端化,从“边境筑墙”到“全面禁止穆斯林入境”,从“向中国征收45%的关税”到“支持日韩两国发展核武器”再到“全球变暖是阻碍美国制造业发展的谎言”等等。而正是由于对“阴谋论”渲染的恐惧,特朗普的这些极端*策能够赢得部分选民偏执地支持,进而反复加剧了不安的选民心理。

解释“特朗普现象”的现实视角

当混杂着多重思潮的“特朗普现象”从历史中走来时,肯定是现实中的某些因素为其发出了邀请函。一般而言,总统选举中所有参与者的策略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行为者面临既定的、难以改变的环境的方式的约束,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其驱使。

从这一角度出发,当今美国*治、经济、社会及国际状况等大环境所塑造的民意无疑是“特朗普现象”的主要成因。同时,美国总统的初选制度、共和**治发展状况、媒体传播的议题设置乃至特朗普个人的某些特质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当今美国的多重民怨情绪造就了“特朗普现象”

 

作为年大选的环境,当今美国*治*争极化、经济复苏缓慢、社会族裔多元化冲突、国际环境不佳,这些因素的叠加影响引发了民众中的不满、不安、愤怒甚至恐惧等多层次的民怨情绪,成为“特朗普现象”的根源所在。

第一,*治*争极化招致民众不信任。奥巴马*府上台以来,一系列“大*府”主张刺激了共和*阵营的反弹,加深了*争极化趋势。

府会冲突直接酿成了年财*悬崖危机,招致标准普尔指数对美国信用评级的历史性下调。年9月,由于国会两*无法就是否废除“奥巴马医改”相关项目达成一致而拖延通过拨款法案,联邦*府时隔17年再度陷入了部分机构关门16天的停摆危机。年9月,国会众议院共和*极端派组织“自由连线”(FrdomCaucus)又以反对为“亲子关系规划”(PlanndParnthood)提供经费为由阻碍拨款立法,不惜以*府停摆为代价捍卫在堕胎议题上的保守价值观。

统计表明,第届国会(~)与第届国会(~)的立法数量分别为件和件,堪称年以来最低效率的会期。


  

根据盖洛普民调显示,至少有七成美国民众对国家发展方向不满,对*治精英充满了不信任。年连任以来,奥巴马*府的满意度持续下降,长期低于50%,即便在年有所回升,其最高数字也只是52%。民众对奥巴马执*的不满,凸显了对其承诺改变的高度期待与兑现承诺的现实效果之间的较大落差。相应地,民众对国会的失望程度也继续攀升,年民众对国会的满意度仅为14%。

对在任传统*治精英的失望与不信任,转化为民众对非传统*治人物即“反建制派”的强烈期待。这种“反智主义”倾向在民主共和两*初选中表现为伯尼?桑德斯(BrniSandrs)和特朗普不同程度上的意外表现。同时,一度关于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Clinton)对决杰布?布什的所谓“王朝*治”猜测以及关于科赫(Koch)兄弟、谢尔登?阿德尔森(ShldonAdlson)等为某些共和*参选人提供大量捐款的“金钱*治”报道,也加深了民众的无奈与厌倦,强化了对特朗普等“反建制派”参选人的支持。

第二,经济复苏难以满足民众期待。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很快进入了稳步复苏阶段。GDP增长率从年的-2.8%恢复到年的2.4%,并有望继续回升。与此同时,失业率在年开年后降至4.9%,回到了年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年和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也分别达到了2.7%和3.4%。

但与经济指标良好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年年底的民调显示,改善经济与就业状况仍是美国公众最为
  

与产业结构失衡平行的是,美国中产阶级空前萎缩、贫富分化加深。据年统计,中产阶级、高收入阶层以及低收入阶层的比例分别为50%、29%及21%,这组数字在年为61%、25%及14%。伴随着中产阶级萎缩,财富持续向富裕的高收入阶层聚集,数量可观的中产阶级跌入了低收入阶层。这种作为社会大多数的中产阶级与低收入阶层具有的强烈“被剥夺感”导致了一部分民众选择支持桑德斯在国内再分配意义上的“平民主义”(populism),而另一部分则倒向了特朗普的“本土主义”排外倾向。

第三,族裔多元化冲突令民众焦虑。根据年人口普查,拉美裔已超越非洲裔,成为美国第一大少数族裔,且保持激增。按照保守预计,白人比例将在50年后降至50%以下,拉美裔将上升至24%,14%的亚裔可能超过非洲裔的13%,美国从而成为无多数族裔的国家。非白人族裔激增的重要原因是非美国本土出生移民数量的增长:从年的万(4.7%)增至年的万(13.1%),并被预期可能在年增至18%。

在经济复苏无法令人满意、就业机会遭受冲击所造成的民怨情绪下,人口结构的多元变化重现了美国白人民众中关于“真正美国人”的焦虑,唤醒了在种族和宗教信仰双重意义上的“本土主义”思潮。 

族裔多元化及新移民的涌入不但导致了同性婚姻、堕胎、枪支管制等传统争议议题的进一步复杂化,而且还诱发了众多社会矛盾与冲突。年迈克尔?布朗案引发的弗格森种族骚乱、年巴尔的摩种族骚乱等一系列反抗种族歧视抗议引起了全世界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