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世纪英文文献中的中国建筑意象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12.html

作者:

荣幸,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博士生;

庄岳,英国埃克塞特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何蓓洁(通讯作者),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

本文摘自“17—18世纪英文文献中的中国建筑意象”,原文刊登于《建筑师》杂志年10月刊,总第期P35-43

17—18世纪,伴随着蓬勃发展的全球贸易,欧洲掀起了一场波及诸多领域的“中国风”。在英国,从*治家、哲学家、文人等一代文化精英致力于翻译、编纂传入欧洲有关中国的文献,到全社会对自然风致园、“中国风”点景建筑的实践与讨论,再到18世纪末英国人出版直击中国的著作,存世的一系列英文文献、设计图纸中多有关涉中国古代建筑的信息。本文以时间脉络为轴,尽可能全面搜集17—18世纪在英传播的涉及中国古代建筑的文献史料,根据不同时间段因社会背景有异、对中国建筑认知的深度不同,初步作一分类。希望可以为今后明晰中国建筑意象在英国的内容变迁与英国本土*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互动联系的深入研究提供史料基础。

目录概览

???早期航海游记和传教士信件中的中国建筑初印象;

17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建筑新印象;

17世纪末至18世纪上半叶完整全面的中国建筑印象;

17世纪末至18世纪的讨论、实践与亲历中的中国建筑意象

???一、早期航海游记和传教士信件中的中国建筑初印象早至14世纪60年代,英国作家曼德维尔(JohnMandeville,—)便根据马可波罗(MarcoPolo,—)、鄂多立克(FriarOdoric,—)、卡尔皮尼(JohannedePlanoCarpini,—)等众多探险家的见闻,编写完成《曼德维尔游记》(TheTravelsofSirJohnMandeville)一书。书中的主人公到达元大都时观察记录到:“(元大都城市)有十二门,两门之间的距离是一大里,新城与旧城四周加起来超过二十大里。大汗在这城市里也有自己的驻地,是世上最为雄伟的一座大皇城,城墙周长约二大里。其中尚有很多其他的壮丽宫殿。皇城内有一座小山,山上筑有另一宫殿,系全世界之最美。此山遍植树木,树上结满不同的果实。山旁有一个又大又深的人工湖,湖上横跨一极美之桥。……皇帝的宫殿雄伟壮丽,大殿内共有24根金柱,墙上全部悬挂红色的兽皮……”将鞑靼王国的城市的宏伟、建筑的奢华等深深印入英国人的脑海。年7月,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海上势力日益扩大。在利益的驱使下,英国人迫切地想要了解远东富庶中国的一切信息,进而与其建立通商关系。西班牙奥斯定修会传教士门多萨(JuanGonza?lezdeMendoza,—)编纂的《大中国志》(Historiadelascosasmásnotables,ritosycostumbresdelgranreynodelaChina)于年在罗马以西班牙语首次出版。这一著作恰好满足英国社会的需求。年,在伊丽莎白时期地理学家哈克卢伊特(RichardHakluyt,—)的鼓励下,帕克(RobertParke)完成了《大中国志》(TheHistoryoftheGreatandMightyKingdomofChinaandtheSituationthereof)英文版的翻译工作,于伦敦出版。该著作在向英国人全面介绍中国社会、文化、历史的同时,对中国建筑、运河、道路、桥梁大加赞赏:“在这个国家所有的地方,都有长于建筑的人,而且他们使用的必需材料是世上最好的……馆舍都华丽堂皇,建造精美,大如一座大村子,因为其中有大花园、水池和围绕的树林……屋舍内部都白如奶汁,看来像是光滑的纸,地板用很大很平的方石铺成,天花板用一种优质木料制作,结构良好并且涂色,看上去像是锦缎,色彩金*,显得非常好看……有些城市的街道可以通航,这是它们供应良好的原因……全国的大道是已知的修筑得最好最佳的,它们十分平坦,哪怕在山上……有很多的桥,建造奇特,有的建在舟上,如在塞维尔,但特别是建在又宽又深的河上”相较曼德维尔夸张的描述,英国人从门多萨的描述中认识到了较为真切的中国建筑。在书中第3卷17章,门多萨还提及西班牙传教士拉达(MartindeRada,—)和其同伴回国时携带了多种中国书籍,其中包括讲述中国各类建筑结构大小、高宽比例的书籍。年,英国旅行游记编纂者珀切斯(SamuelPurchas,—)完成了《朝圣者丛书》(Purchas,hisPilgrimage;or,RelationsoftheWorldandtheReligionsObservedinallAges,伦敦),后扩充、改编,年于伦敦出版《珀切斯游记》(HakluytusPosthumusorPurchashisPilgrimes,ContayningaHistoryoftheWorldinSeaVoyagesandLandeTravells,byEnglishmenandOthers),共20册。该书收录了多篇文章,除节选已在英广为流传的《马可·波罗游记》《曼德维尔游记》《大中国志》等著作外,还包括其他如:庞迪我(DiegodePantoja,—)的《庞迪我致古斯曼主教的长信》(Relaciondelaentradadealgunospadresdela
分享 转发
TOP
2#
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12.html

作者:

荣幸,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博士生;

庄岳,英国埃克塞特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何蓓洁(通讯作者),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

本文摘自“17—18世纪英文文献中的中国建筑意象”,原文刊登于《建筑师》杂志年10月刊,总第期P35-43

17—18世纪,伴随着蓬勃发展的全球贸易,欧洲掀起了一场波及诸多领域的“中国风”。在英国,从*治家、哲学家、文人等一代文化精英致力于翻译、编纂传入欧洲有关中国的文献,到全社会对自然风致园、“中国风”点景建筑的实践与讨论,再到18世纪末英国人出版直击中国的著作,存世的一系列英文文献、设计图纸中多有关涉中国古代建筑的信息。本文以时间脉络为轴,尽可能全面搜集17—18世纪在英传播的涉及中国古代建筑的文献史料,根据不同时间段因社会背景有异、对中国建筑认知的深度不同,初步作一分类。希望可以为今后明晰中国建筑意象在英国的内容变迁与英国本土*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互动联系的深入研究提供史料基础。

目录概览

???早期航海游记和传教士信件中的中国建筑初印象;

17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建筑新印象;

17世纪末至18世纪上半叶完整全面的中国建筑印象;

17世纪末至18世纪的讨论、实践与亲历中的中国建筑意象

???一、早期航海游记和传教士信件中的中国建筑初印象早至14世纪60年代,英国作家曼德维尔(JohnMandeville,—)便根据马可波罗(MarcoPolo,—)、鄂多立克(FriarOdoric,—)、卡尔皮尼(JohannedePlanoCarpini,—)等众多探险家的见闻,编写完成《曼德维尔游记》(TheTravelsofSirJohnMandeville)一书。书中的主人公到达元大都时观察记录到:“(元大都城市)有十二门,两门之间的距离是一大里,新城与旧城四周加起来超过二十大里。大汗在这城市里也有自己的驻地,是世上最为雄伟的一座大皇城,城墙周长约二大里。其中尚有很多其他的壮丽宫殿。皇城内有一座小山,山上筑有另一宫殿,系全世界之最美。此山遍植树木,树上结满不同的果实。山旁有一个又大又深的人工湖,湖上横跨一极美之桥。……皇帝的宫殿雄伟壮丽,大殿内共有24根金柱,墙上全部悬挂红色的兽皮……”将鞑靼王国的城市的宏伟、建筑的奢华等深深印入英国人的脑海。年7月,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海上势力日益扩大。在利益的驱使下,英国人迫切地想要了解远东富庶中国的一切信息,进而与其建立通商关系。西班牙奥斯定修会传教士门多萨(JuanGonza?lezdeMendoza,—)编纂的《大中国志》(Historiadelascosasmásnotables,ritosycostumbresdelgranreynodelaChina)于年在罗马以西班牙语首次出版。这一著作恰好满足英国社会的需求。年,在伊丽莎白时期地理学家哈克卢伊特(RichardHakluyt,—)的鼓励下,帕克(RobertParke)完成了《大中国志》(TheHistoryoftheGreatandMightyKingdomofChinaandtheSituationthereof)英文版的翻译工作,于伦敦出版。该著作在向英国人全面介绍中国社会、文化、历史的同时,对中国建筑、运河、道路、桥梁大加赞赏:“在这个国家所有的地方,都有长于建筑的人,而且他们使用的必需材料是世上最好的……馆舍都华丽堂皇,建造精美,大如一座大村子,因为其中有大花园、水池和围绕的树林……屋舍内部都白如奶汁,看来像是光滑的纸,地板用很大很平的方石铺成,天花板用一种优质木料制作,结构良好并且涂色,看上去像是锦缎,色彩金*,显得非常好看……有些城市的街道可以通航,这是它们供应良好的原因……全国的大道是已知的修筑得最好最佳的,它们十分平坦,哪怕在山上……有很多的桥,建造奇特,有的建在舟上,如在塞维尔,但特别是建在又宽又深的河上”相较曼德维尔夸张的描述,英国人从门多萨的描述中认识到了较为真切的中国建筑。在书中第3卷17章,门多萨还提及西班牙传教士拉达(MartindeRada,—)和其同伴回国时携带了多种中国书籍,其中包括讲述中国各类建筑结构大小、高宽比例的书籍。年,英国旅行游记编纂者珀切斯(SamuelPurchas,—)完成了《朝圣者丛书》(Purchas,hisPilgrimage;or,RelationsoftheWorldandtheReligionsObservedinallAges,伦敦),后扩充、改编,年于伦敦出版《珀切斯游记》(HakluytusPosthumusorPurchashisPilgrimes,ContayningaHistoryoftheWorldinSeaVoyagesandLandeTravells,byEnglishmenandOthers),共20册。该书收录了多篇文章,除节选已在英广为流传的《马可·波罗游记》《曼德维尔游记》《大中国志》等著作外,还包括其他如:庞迪我(DiegodePantoja,—)的《庞迪我致古斯曼主教的长信》(Relaciondelaentradadealgunospadresdela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