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原来这些病都是堵出来的5个疏通穴,
TUhjnbcbe - 2024/3/26 16:54:00

「本文来源:北青网」

影视剧中常常会出现“打通经络”的武林高手,而民间也流传着“经络一通,走路如风”的说法……

实际上,这些说的都是中医学里的“经络”,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是运行气血、连接人体五脏六腑的重要通道,影响着全身机能的运行。一旦经络被气、血、湿、热、寒等物质“堵”住了,气机运行不畅,各种疾病都会随之而来。

古籍黄帝内经中就曾记载:“经脉者,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可见经络的疏通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那么要想疏通经络应该怎么做呢?今天可可就给大家介绍一些“舒筋活络穴”和“养生方”,用好了能助你健康少病痛!

1

气“堵”了——气郁

1气郁:不良情绪是“元凶”

中医认为,气是推动和转化力量,血、食、津液等都依靠气化功能来运转代谢。若是长期心情压抑不得发泄,气机郁结于心,体内的器官就容易发生淤塞,可能导致甲状腺结节、淋巴结节、乳腺结节、子宫肌瘤等疾病的发生。

气郁人群往往有精神不振、失眠多梦、易怒善哭、胸胁胀闷、腹部胀满、咽部有异物感等症状,女性可能还会有乳房胀痛、痛经、月经不调等表现。

2膻中穴:强心脏、解郁气

膻中穴是心包经的令官,如果出现胸闷、心郁的情况,按摩膻中穴可以驱散心中的郁闷之气,让心情变得愉悦。此外,膻中穴还有较好的强心作用,经常按揉,不仅可以宽胸理气、止咳平喘、宣肺化痰、通阳化浊、开郁散结,对于女性乳腺健康也十分有益。

:两乳头连线中点的位置。

:取仰卧位或端坐位,用中指的指腹点揉穴位,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点揉。力度适中、手法均匀,每天早晚各按摩1次,每次3~5分钟即可。

3陈皮+玫瑰+枸杞:疏肝理气

肝主疏泄,能调畅气机,若肝失调达,就容易气机郁结。因此气郁人群可以试试疏肝理气的代茶饮。

:取玫瑰花5克、枸杞10个、陈皮10克,泡水代茶饮用。

:玫瑰花疏肝解郁;枸杞滋补肝肾;陈皮有醒脾开胃的作用,又能防止滋补过腻。这三味药搭配使用,既能疏肝解郁,又能滋补肝肾、醒脾开胃。

2

血“堵”了——血瘀

血液运行不畅,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时,就被称为血瘀。而血瘀又细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内结之血,可引起冠心病、心绞痛、脑栓塞等心脑血管疾病;二是污秽之血,包括高血脂、高血糖等病症;三是离经之血,主要指脑出血、胃出血等出血性疾病。

1判断血瘀,看4个征象

①出现色斑、皮肤干燥脱屑。色斑,多是说明本身有血液瘀滞的情况,且斑越多,往往血液循环障碍的程度越重。

②舌下静脉曲张变粗、嘴唇青紫。若是血液淤堵,嘴唇、舌头的颜色就会变得青紫发暗,甚至舌头上出现青紫斑块,有的舌下静脉会曲张变粗。

③心脏出现不适症状。心脏血管瘀堵,则可演变为冠心病,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出现胸闷憋气的症状,再严重就会胸痛、背部疼,还可能放射到肩膀等部位。

④情绪改变。若是脑部血液循环不好,供给给脑神经的养分不足,就容易使人失眠,出现烦躁、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2合谷穴: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合谷穴又称“万能穴”,它的作用很广,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效果,经常按揉还可以缓解便秘,预防老年痴呆等症。

:双手拇指交叉,拇指按住的地方即为合谷穴。如果位置正确,按压时会有轻微发麻、肿胀的感觉。

: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此穴,有酸胀感为宜,每次1-3分钟,早中晚各3次。

3补气活血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活血药大多辛温发散,长期服用容易耗散人体真气,反而加重血瘀。因此日常用活血药调理身体时,一定要注意补气,两者相得益彰,效果更理想。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的贺娟副院长,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补气活血功效的方子。

:取党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5克、丹参30克,共同煎煮15分钟后饮用即可。

:党参补气和缓;麦冬养气阴、润肺;五味子敛气;丹参补气活血,这些药材配伍使用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作用。但高血压患者不宜饮用。

3

湿“堵”了——湿邪

夏季湿邪更易入侵人体。一方面,夏季气温不断升高,雨水又多,暑湿较重;再加上不少人喜欢吃烧烤、火锅、冰镇啤酒等油腻寒凉的食物,容易损伤脾胃,导致水饮和水谷无法正常运化,在体内形成痰湿。

此时,湿气里应外合,体内湿气越来越重,还可能导致糖尿病、痛风、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等代谢疾病。

1如何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气

如果以下症状出现2个及以上,说明体内湿气较重:

①头发爱出油,脸色黯黄易起痘;

②舌苔厚重、黏腻,舌头边缘有齿痕;

③起床后昏沉乏力,整日嗜睡,容易水肿发胖;

④食欲不振,大便粘滞不畅,小便浑浊;

⑤口臭,睡觉流口水,打呼噜;

⑥手脚冰凉,爱出虚汗。

2足三里穴:疏风化湿、补中益气

足三里是人体中最重要的穴位之一,有通经活络、疏风化湿、补中益气、扶正祛邪的功效,同时还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所以想要祛除湿邪,按摩这个穴位很有必要。

: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处再往下约3指宽处。

:用大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揉按穴位5~8分钟,待局部有酸胀感时则为有效。

3石菖蒲+佩兰:健胃醒脾、祛湿豁痰

国家级名老中医王国庆王老,曾在节目中给大家介绍了一味“秘药”——石菖蒲。它又叫“野韭菜”,有补五脏、通九窍的功效,若是和佩兰配伍,能够帮助排除脾胃中的湿邪,让其变得更有活力。

:取石菖蒲3克、藿香3克、佩兰3克、苍术5克,煎煮后代茶饮即可。

:佩兰和藿香是一个药对,都有芳香化湿的作用;苍术健脾、燥湿;这四味药配伍,可以达到健胃醒脾、祛湿豁痰、促进食欲的功效。

4

热“堵”了——热毒

热毒,其实指火热郁积在体内堵塞经络,像浑身发热、皮肤红肿热痛、起痤疮、全身关节肌肉酸痛等都是热毒的主要症状。

热毒未能及时排出体外,大多是因为肝功能受损所致,所以肝脏受损也是热毒的一个典型症状。

1曲池穴:凉血祛风

曲池穴隶属手阳明大肠经,而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故此穴既可清外在之风热,又能泻内在之火邪,是表里双清的要穴,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祛风、消肿止痛的作用,尤其对于关节疼痛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轻抬手臂,屈肘后将手臂内弯,此时手肘关节的凹陷处即是曲池穴。

:建议采用点按的方式。用拇指指腹按住曲池穴,有酸痛感后再逐渐用力深按,保持2~3秒后松开,休息3秒钟再继续。一按一松为一个循环,重复3~5分钟即可。

2双花藕节饮:清热凉血

中医上讲“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有热毒的人平时可吃些寒性及凉性的食物,比如莲藕、竹笋、冬瓜、丝瓜、苦瓜、菠菜等。

其中,藕节是我们经常扔掉不用的一节,它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的功效,而且性平不上火,又是药食同源的东西,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将其制成代茶饮,能祛除火邪、疏通经络。

:取金银花10-20克、野菊花10-20克、藕节30-50克,一起煎煮20分钟就可以作为代茶饮了,一天喝一杯即可。

:金银花、野菊花清热解毒;藕节又能凉血止血。三者搭配,祛除火邪的功效更佳。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和喜好进行加减。

5

寒“堵”了——寒邪

1寒气生痰、瘀、湿、痛

素问·痹论记载:“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寒气堵塞经脉,就会刺激血管收缩、神经和肌肉痉挛,产生疼痛。

时间久了,还会扰乱人体气血运行,降低新陈代谢效率,给湿邪、风邪提供机会,最终形成痰积、血瘀、风湿等。这些因素又容易进一步削弱人体健康,使人常年多病,各个器官组织功能下降,甚至提前衰老。

虽然夏季气温较高,但食用过多冷饮、过度吹空调、用冰凉的水洗澡等贪凉行为,都容易破坏人体的防寒和免疫能力,让寒气在内腑瘀滞。等到冬季就容易爆发,引起腹泻、腹痛、胃痛、呕吐、手脚冰凉、下肢无力等症状。

2内关穴:镇静安神、理气和胃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也是中医治疗胃痛和腹泻的常用穴位。此外,心慌胸闷、烦躁以及心绞痛者常按揉此穴,也可镇静安神、宽胸理气。

:腕横纹向上约三指宽的中央凹陷处。

:大拇指垂直按压在内关穴上,其余四指握紧手臂下端,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没有心脏病的人每日两次,每次按压两分钟左右即可。

3温阳散寒,试试干姜茶

姜是温阳散寒的“法宝”:生姜偏重于发散外在的风寒;炮姜只适用于人体内部虚寒;而干姜既能发散外在风寒,也能祛脾胃的虚寒,非常适合有畏寒、消化不良、腰膝酸软、心悸怔忪等阳虚症状的人群食用,能够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取干姜5克、肉桂3克、炙甘草6克。开水煎煮15分钟,作为代茶饮即可。

:热性的药吃久了会上火,如果服用后舌头转红、症状消失了,就可以停止。饮用前可咨询医师。

上面的这些疏通法只能做简单调理之用,如果症状严重、身体有明显不适的,医院进行规范治疗。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来这些病都是堵出来的5个疏通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