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哄宝宝睡觉时,注意避开这六个错误
TUhjnbcbe - 2021/4/16 15:52:00

当我们看着熟睡中的孩子,我想此时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就是你了。

对于大多数初为人父人母的你来说,宝宝睡眠的质量可以头等大事,睡眠对于小宝宝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然也有的新手妈妈被宝宝的睡眠问题所困扰。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要避开哪些错误的做法,孩子才能睡得更安稳。

误区一

宝宝玩得很开心,肯定还不想睡

尤其是晚上的时候,爸爸妈妈们跟宝宝玩得很开心,于是觉得宝宝一定也还不想睡,但其实不然。

在疲劳的状态下,如果环境充满刺激,没有营造出好的睡眠条件。

这个时候,即便宝宝已经很想睡了,体内的皮质醇水平会升高,用以抵抗疲劳保持清醒,这就跟我们喝的咖啡一样,已经困得不行,但精神还是很兴奋,怎么都睡不着。

爸爸妈妈们要做的,应该是在晚上的时候尽量给宝宝营造睡眠环境,让宝宝尽快能够得到休息。

误区二

孩子睡太多了所以不睡

睡眠会促进睡眠,越是睡得少的婴儿,越容易因为缺觉导致神经紧张兴奋,无法安睡,入睡后也会很快醒来。

出生头几个月,一个小婴儿每天所需要的睡眠量可能是大人的两倍还要多,很多家长直觉上就容易误以为宝宝「睡得太多」。

目前很多的研究结果都显示,婴儿的睡眠量通常都是偏少的,不存在所谓「睡太多」的情况。

睡得越多,入睡越容易。对于小宝宝,有很多原因都会导致他不睡觉,但大部分情况不是因为睡得太多。

误区三

白天不能睡太多,不然晚上就不睡了

这和上一条其实有类似的出发点,认为睡眠是银行里的帐户,白天提了钱晚上就没得提了。

其实还是睡眠促进睡眠的原理:白天按时充足地小睡,能够保证孩子一整天的好状态。

以4个月孩子为例,白天可能需要4~5小时的小睡,这个时间超过很多大人的想象。如果白天有2小时的小睡,对成人来说睡多了,对婴儿来说还远远不够。

孩子该睡的时候就要睡,攒不住的。

误区四

娃就是天生睡得少

这个误区的问题在于,试图用个体差异这个解释来掩盖可能是由于养育不当造成的睡眠问题。

娃没睡可能是因为你开着灯逗他玩儿,可能是人家才半迷糊发了几声梦话正想接着睡,你就冲上去抱起来说,哈哈宝贝睡醒啦!

我们不排除有天生睡得少的孩子,但在观察改进之前,家长千万别轻率得出「孩子就是觉少」这个结论。

俗话还说「3分靠注定,7分靠打拼」,别把睡觉的事情看成9分靠注定哦。

误区五

宝宝睡觉一定要安静

孩子睡觉,有声音不怕,怕的是突然的声音。一些温和的背景音,不仅不会影响宝宝睡眠,反而能遮挡突兀的声响,让他睡得更香。

另外,一些宝宝也喜欢白噪音或者催眠曲,如果他闹着不睡觉,家长可以按照这个方向去尝试哄睡。

以后娃睡觉,催眠曲打开,当妈的终于不用再蹑手蹑脚了。

误区一

白天睡觉不拉窗帘,否则会昼夜颠倒

太阳光的确会刺激敏感的婴儿,使他们在白天睡不踏实,不过昼夜颠倒更多取决于宝宝全天的作息安排。

如果仅在孩子小睡期间保持室内较暗,但不是长时间昏睡,一般不会直接造成昼夜颠倒。

白天睡觉就拉好窗帘安心让娃睡,毕竟你也不喜欢睡觉时阳光照在脸上的感觉。

睡眠对于宝宝和妈妈们来讲非常重要,小宝宝们晚上睡个好眠可以拙长成长,而且妈妈们也能好好休息,第二天才有精力更好的照顾宝宝。所以,这六个哄宝宝睡觉的误区,妈妈们一定要注意避开哦。

如果宝宝睡觉时出现这4种情况,爸爸妈妈们就要多留心了。

01

大汗淋漓

引起孩子睡觉出汗的原因有很多,医学上分为生理原因和病理原因。经过观察,凡凡只是在入睡最初出汗,熟睡后,出汗便减少,并没有其他异常的症状。生长发育和饮食也一切正常,而且儿子精神状态一直很好。以上,基本上可以判断孩子为生理性原因出汗。这是因为孩子的新陈代谢快,而神经发育还不完善,本身就比较容易出汗。尤其白天活动较多的孩子,夜间安静下来,白天活动积蓄的热量需要散发,就会表现为出汗。宝宝出汗时,非常容易感冒,尤其是那些被捂热导致蹬被的孩子。为了孩子的健康,我一直坚持:每天早晚给房间通风换气;每天给孩子洗澡,让他的皮肤保持清洁、干爽;给孩子穿上透气、吸汗的纯棉内衣或者垫上汗巾;睡觉前,尽量不让孩子玩得太兴奋;睡觉时,孩子的衣着和被子的厚薄尽量与大人相当;当发现孩子出汗时,及时为他擦干汗液。病理原因出汗一般会伴有其他症状。堂妹曾说,她女儿在八九个月大时,睡熟后依然会持续多汗,频繁夜醒、哭闹,且伴有枕秃的现象。医院才被告知,是缺乏维生素D导致的钙缺乏症状。究其原因,堂妹回忆说,女儿出生在冬天,天气寒冷,很少带她外出晒太阳,一直以来也没有补充过维生素D。医生建议足月的孩子出生后15天就要开始补充维生素D。(足月儿出院后或者出生后15天补充D,见于0-3中国儿童喂养指南)足月儿每天国际单位;对于早产儿出生后就需要补充,每天-国际单位。

如无特殊情况,维生素D应该至少补充到2周岁。若摄取的食物所含的维生素D量达不到摄入每天生理需要量者,即单位的,可以吃到3周岁。

如果孩子有特殊的病症,需要继续补充维生素D的,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应尊医嘱,切记随意加量,以免引起维生素D中*。

总而言之,如果孩子除了出汗严重外,还伴有其他异常病症,家长都需要特别重视,医院就医,以免耽误病情的最佳治疗时间。

02

磨牙

孩子磨牙,真的是肚子里有寄生虫吗?去年,闺蜜曾向我说起她两岁的儿子爱磨牙,几乎每天晚上睡觉时,小家伙都把牙齿磨得嘎吱嘎吱响。家里老人说可能是肚子里有蛔虫,可她心里一直不确定,也不知道要不要处理?其实夜磨牙是一种神经性的紊乱症状,大多和孩子的精神、心理因素以及牙齿咬合不良有关。它在学龄前儿童和学龄期儿童中非常常见,大概有5%~30%的孩子有磨牙症。小孩乳牙出牙期和换牙期都会出现磨牙,此时孩子的牙齿痒,需要去咬东西。孩子磨牙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要避免睡觉前精神过于兴奋,不看光影刺激的动画片等。但如果孩子反复磨牙,且在第二天早上起来说头疼、耳朵疼、嚼东西疼时,则需要去看医生确认病因。若是孩子磨牙每天很频繁且剧烈,可以看口腔医师开具磨牙咬合垫,适当佩戴可减轻牙齿损害。小孩看电视、玩手机、玩ipad,精神处于兴奋和紧张状态,家长可以在睡前半小时让孩子看看书、听听音乐,引导孩子安静入睡。

03

打呼噜

孩子打呼噜不是睡得香。长期的打鼾,会造成孩子慢性缺氧,既影响大脑发育,也影响其他器官的发育。儿科专家崔玉涛曾解释孩子打呼噜的四大原因:睡姿、发育问题、扁桃体感染、腺样体肥大。这些原因的共同症状都是上呼吸道不畅,即鼻、咽、喉、气管开口,这些部位通畅不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打呼噜,需要区分对待。6个月以前的婴儿打鼾,一般是发育问题。6个月以后的婴儿打呼噜,家长们就要特别留意是否为病症。

平静的呼吸才是良好睡眠的体现。

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打鼾的症状,家长可通过以下方式初步判断鼾症是否严重。

通过改变孩子的睡姿,从平躺到侧卧,或从侧卧到平躺,观察鼾症是否有缓解。

当发现孩子打鼾的同时张口呼吸,家长可以用手轻轻地把孩子的嘴闭上,看他有没有突然的一个大叹气。如果有,证明孩子上呼吸道梗阻,他喘不过气来,需要大叹气来解决。

这时,医院去,及早找到原因,及早治疗。

04

睡眠惊跳

孩子现在几乎都在睡觉,但是发现他的手和脚有时候会轻微地颤抖,有时候会突然一惊,惊醒后就哇哇地大哭,怎么办?其实,小婴儿这种一惊一乍的现象,还蛮常见的,它有个学名叫“惊跳反射”。母婴专家郑玉巧解释说,这是因为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大脑皮层发育不成熟、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较高所致。这种偶发的“惊跳”通常为正常现象,多数孩子处在浅睡眠时会发生,不需要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睡眠的周围环境要避光安静。随着孩子的发育,身体的各个系统逐渐完善,惊跳的反应会逐渐的减少。通常来说,在孩子出生以后3~5个月,“惊跳反射”就消失了。当孩子出现惊跳反应的时候不要太惊慌,我们可以把小孩子抱起来轻轻地安抚一下,就可以让他平静下来。如果想要减少这种现象的话,可以用一个小被子,给宝宝包一个襁褓,这样能增强宝宝的安全感,同时还要尽量避免突如其来的大的噪音吓到孩子。偶发性的“睡眠惊跳”可以置之不理,但如果频繁发生,如孩子在5月以上仍然持续存在这种现象,医院做下脑电图检查。不图省事,只求心安。养育孩子的旅程,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为人父母,需要在孩子面对病痛的时候,给予力量和支持,帮助孩子度过难关。因此,父母多一些常识,孩子就能多一份保障。

*文章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哄宝宝睡觉时,注意避开这六个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