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绿叶,饱含着它对根的情谊;
一句贺词,浓缩了我对您的祝愿。
又是一个美好的开始――新年岁首,
祝成功和快乐永远伴随着您。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阿拉善知青心路历程
执笔:唐棣
-2-28
我们响应毛主席“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号召,年5月16日中午12点37分从天津站乘坐绿皮火车出发奔向内蒙古。
一路上我们憧憬着美好的广阔天地,耳边还回响起当地老师给我们介绍的情景、以及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广阔的草原一望无际、洁白的羊群散落在草原上、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画面……我们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望着窗外的春色,我们有说有笑。过了呼和浩特窗外的景色越发显得荒凉:看不到农田也没有树木,戈壁荒滩尽显眼前。没有见过世面的我们一时有些惊异,也不知是谁“哇”地一声哭起来,我们就像听到了冲锋号子一样也都哭了。这是一次思想落差的巨大刺激,经历这次刺激之后大家的思想就有点木然了。
我们是年5月23日下午到达阿拉善盟(当时是巴彦淖尔盟阿拉善左旗)巴音诺尔公苏木的。天津知青有人到了巴音诺尔公苏木分到五个生产队,分别是三队28人、四队30人、五队21人、六队24人和七队21人。我和另外20个人被分配到通格图嘎查(五队)。我们几个后来都住在一排知青房子里,这排房子从东向西数共有十间,分别是:1号(李宝玉、崔玉海、王承毓)2号(李士坦、姜昶楷);3(王志强、张宝忠、唐棣);4号(张福胜、谢宝成);5号(杨宏彬、王玉良);6号(吴慧敏、张俊英、王德敏);7号(王淑英、李淑英、刘淑琴);8号(刘凤英、李素珍、李士兰);9号(社员姜道尔吉一家);10号(库房)。
我们刚到大队时的书记是徐开英,饲料基地的队长、畜牧业队长分别是是马树德和艾登曹格图。徐书记对我们关怀备至,帮我们安排好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男生分别住在两个蒙古包,女生住在大队的一个大库房里。还安排了社员赵生哲给我们做饭。休息了几天才让我们上工劳动。开始上工马队长给我们安排的都是轻松点简单的工作。比如整理土地、挖井背土等等。后来才安排些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比如让崔玉海赶马车,让我们自己轮流做饭,让李士兰到沟边点种豆子等等。我们的工作和社员同工同酬,很多社员都非常照顾我们(比如王永祯大爷、冯禄玉大爷、陶兰英、李兰英、王桂花、李凤英)经常给我们送馍馍、小菜、为我们磨镰刀、教给我们农业的技术等等。一次寒冷的冬季我到大队部开会,晚上睡觉时大家都有被子盖,只有我没带被子。高培新让我和他盖一床被子睡通脚,我暖暖和和的睡了一晚上。在队上我们得到了来自社员们和领导各方面的帮助与关怀。
麦子熟了,马队长给我们分配了收割麦子的工作,大概每人要收8行。我努力使出全部的力气割麦子,腰痛得实在不行就站起来直直腰,看看后边的人落下我有几米了,再向前看吴慧敏已经超过我好几米了,她割得真快。
队上给我们盖房子要托土坯。男生都托过土坯,这属于高强度体力劳动,我和张宝忠一起干。头天晚上要翻地浇水泡好,第二天天不亮就起来和泥。把和好的泥装在一个木头制作的模子里,端着模子扣到开阔地上,上午就要干完中午休息。下午把土坯立起来,晚上码垛,继续为第二天做准备。每人每天要托出块完好的土坯才算一个工,每块土坯重6.5公斤,我们每人每天要把公斤大约2.6立方的土改造成土坯。我们两个人干了将近一个月。如此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让我们饭量翻倍,当月的粮食不够吃,家里支援了我30斤全国粮票。我俩这个月每人吃掉了60斤粮食。
饲料基地种庄稼用的水是井水,浇地的是槽子井,长方形的两边有可以走下去的路和几层平台,人工在井水里捞出泥沙到平台上,主要是社员在水里捞沙子,因为井水很凉下到井底干活也有危险,马队长不让知青下去干活。李宝玉自告奋勇不怕危险就下去井底干。知青和女社员把沙子背到井外边,井口两边的沙子都堆成了小山,都是用背篓背上来的,当时我的工作是用铁锹往他们的背篓里装沙子,男的装一锹半,女的可以减量。每次给李士兰的背筐装沙子她都要求装满得和男生的背筐一样多。
年前后某个冬日,我和段文昌吃了午饭骑着骆驼从公社的饲料基地去大队办事,路程大约有80里地,路上还要翻过一座山。进了山天也黑了,走着走着就迷路了,也不知道走了多久,更不知道走到了什么地方。本想着东边应该有一条公路,找到公路就不怕了。可是公路在哪?怎么也找不到。最后我们只好找了一个小山沟过夜。我们身上的两个皮袄一个铺在沟里,一个盖在身上,互相搂着取暖在山沟里睡一晚。天亮才找到回大队部的路。
在吉兰泰盐场给大队搞副业当装卸工也是重体力活,和我一起去的还有知青张宝忠、杨宏彬,社员呼格吉勒图、王明和、李金耀、马树德、彭安瑞、赵祥文、王作昌、杨青仁、赵生哲。我们要把成堆的盐装进麻袋,每袋净重斤。有人装麻袋,有人搭麻袋,我的工作是扛麻袋:从平地走上宽40公分的木板上到火车的货车车厢里,落差大约有一米多,把盐包扛上火车车厢并且码垛放整齐,有时候真不想再做这种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了,可最后一首歌激励了我给我动力,歌词大概是“人类在斗争中壮大成长......”我在心里默默的唱着这首歌坚持干完每次的装车工作。沙拉扣给我们做饭煮骆驼肉和面片我记得当时供应给每人每天一斤骆驼肉干,一斤白面吃饱没问题,只是每天都吃相同的饭再加上是水煮也不加任何佐料还咬不动嚼不烂的骆驼肉,实在吃烦了,就对沙拉扣说以后再也不要弄骆驼肉吃了。
秋天到了,是到沙漠里打草的季节了,大队安排我们知青和社员到沙漠打草,由畜牧业队长额登曹格图带队。一次我和王玉良一起走去找草,我们每人打了十几二十来斤草。突然看到一只兔子,我们俩就去追兔子也不知道追过了几座沙丘,也不知道追了多远,兔子没追上天也晚了还刮起了大风,刮得天昏地暗。我们放弃了那只兔子,顺着来时的足迹赶紧往回走,渐渐天黑下来了,地上看不到足迹。我们迷路了。一种恐惧感袭来,想起曾经在沙漠里看到死人的头骨,想起社员们曾经讲述的沙漠里的各种危险,太可怕了。就在我们非常无助万般恐惧的时候,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在喊,我们就顺着声音的方向走去,又翻了几座沙丘声音,喊声渐渐清晰了,有人在高声喊叫“哦...哦...”我们爬到一个高沙丘上看到了一个小亮点在闪烁,我们就向着亮点走去,越走看得越清楚,原来是额登曹格图队长站在高高的沙丘上,举着手电筒在喊叫着寻找我们。这下我们内心的恐惧感完全不见了,是额登曹格图队长把我们找回来的,把我们从死亡危险的边缘拉回来了。又把我们安全地带回帐篷。额登曹格图队长对我们的关怀让我终身难忘!
冬天我们自己去打柴。一次李士坦去打柴,拉回一车柴。李士坦回来耳朵冻起了几个大水泡,看着就瘆人。
当时卫生条件不好,我们身上都生过虱子。记得那年开社员大会,我穿着白板皮袄。我发现上面有许多虱子,领口几乎每根羊毛上都趴着一个虱子,这一幕把我吓坏了,有社员说:把皮袄放在外边冻一晚上虱子就死了。第二天早晨拿起皮袄一抖,地上一层虱子,自己身上有这么多的虱子自己都不知道,正应了那句俗话: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咬。
年春天李士兰赶牛车拉羊粪到地里上肥,被牛车轱辘压伤左脚,脚踝脱臼向外旋了90度。她自己硬是把外旋90度的脚踝扳了过来,社员帮她回到住房。她的脚很快就肿起来了,社员们又把她送到公社卫生院治疗。
拉骆驼队驮羊粪。冬天农闲了大队决定給地里施肥,要把山里羊圈的羊粪驮回来,队上派了四个人,其中就有我。我们每人拉着六峰骆驼在外边住一个晚上,回家住一个晚上。两天驮一趟羊粪。零下二十几度我们在外边住两层布的帐篷,对于晚上的冷,我至今都记忆深刻。社员带的防寒用品有脚蹬毡、皮褥子、毡靴子,我什么都没有,还是马队长借给我的一条皮褥子,晚上穿棉衣服、带棉帽子、穿毛袜子再盖上棉被子还是挨冻。从那以后我也买了一条脚蹬毡,只不过再也没派上用场。白天脚上穿着当时城市里时髦的雪地鞋,干活时脚出汗,鞋里湿漉漉的,干完活骑在骆驼上鞋里就结了冰,下了骆驼踩在地上蹬蹬作响。
我当赤脚医生的时候在通格图医疗站上和唐二爷家是邻居。唐二爷一家对我也是照顾得非常周到。唐二奶奶经常让唐芬兰给我送来没有提取酥油的酸奶吃,这是只有贵客才能享受的美味。
极端饥饿的时候吃过草。记得年当赤脚医生的时候有一次到牧民家给孩子们打防疫针,有小孩的家庭都要走到,而且每个牧民家之间的距离十里八里不等,最远的得有几十里。为了赶紧完成任务,一次吃饭时间没安排好,走着走着实在饿得不行只能找能食用的草,因为怕中*,就看骆驼吃什么我跟着吃什么。这种经历只有这一次,从那以后就注意了,到牧民家都要赶在饭点上,以免再挨饿。
下乡的几年里我们与社员同工同酬、同吃同住。后来陆续有工厂来招工,知青也陆续选调走了。年大学开始招生,大队推荐李士兰去宁夏农学院。年大队又推荐我、张宝忠、刘凤英、吴慧敏、张俊英、李素珍上了大学。张宝忠和张俊英上了贺兰师范大学;刘凤英和吴慧敏分别在宁夏大学物理系、数学系就读;李素珍上了宁夏农学院而我则去了宁夏医学院。至此我们21名天津知青全部离开了通个图嘎查。这段下乡经历为我们奠定了勤奋节俭、吃苦耐劳的思想基础,锻炼了我们的意志,让我们受益一生。
执笔:唐棣
-2-28
不拙于谋生,不急于用世,不昧于尽忠,不淆于真知,不疏于自省,不怯于反叛,不袖手倚门。
与万众欢愉而唯见我佛法相,与万世隔绝而唯如万神同乐。
放眼足下,乐思天下,庙算时下,温如紫砂,清如冰寒,说说无妨。
不为往生炫学,不为顽众鼓舌,不求天地放歌,说良知常识之史,道平和温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