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被细菌侵入血循环并繁殖,产生*素引起全身症状可致感染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血培养阳性有助明确致病菌。感染可发生在娩出前或娩出过程中及出生后。病原菌随不同地区、不同年代而不同,主要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肠链球菌、B族溶血性链球菌。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发生的院内感染尚可包括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等。早产儿,母亲羊膜早破,母亲临分娩时有感染如绒毛膜炎、尿路感染、肺炎等,或出生时需复苏抢救,皮肤粘膜有病灶,脐血管插管者易发病。
(一)临床表现
1.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指出生后7天内(通常,3天)起病,感染发生在娩出前或娩出过程中,8-28天起病称晚发型。
2.本病的临床症状常无特异性,表现为反应低下、进食少、少哭、少动、呕吐、面色苍白、*疸深或延迟消退、呼吸急促或呼吸暂停、体重不增、体温不稳、发热或体温不升。
3.早产儿B族p溶血性链球菌败血症,有时表现为呼吸窘迫,酷似肺透明膜病。
4.革共阴性杆菌性败血症,有时起病急骤,全身情况迅速恶化,出现循环衰
竭、重度酸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坏死性肠炎、硬肿症,常并发肺出血。
5.病情未有效控制可发展到脑水肿、循环及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凝血机制紊乱等多器官功能不全。
6.重要并发症为化脓性脑膜炎、肺炎、骨髓炎、肝脓肿等。高胆红素血症者易发生胆红素脑病。
(二)诊断要点
1.根据病史及症状要警惕本病即应作实验室检查以助诊断。
2.婴儿应作细菌学方面检查抽血培养要严格地无菌操作,最好同时作厌氧菌培养。有其它病灶亦应取标本(如尿、脓液)培养。细菌学检查尚有细菌DNA检测、直接涂片找细菌、病原菌抗原检测等。
3.外周血自细胞计数可升高或减少,但亦可正常。自细胞减少或未成熟自细胞(杆状核自细胞)与中性粒细胞之比(I/T)),0.2提示存在感染。
4.血小板计数可x10-/Lo
5.降钙素原正常人0.1ng/tnl,败血症时明显升高。
6.C反应蛋白在感染后12-24小时升高,2-3天达峰值,但围生期窒息、脑室内出血亦可升高。
7.试验阳性提示有革共阴性菌感染。
上述多数试验仅提示存在感染,不一定为败血症,应结合临床全面考虑做出诊断。
(三)治疗
1.一般治疗维持正常体温,有气急或发给者供氧,维持正常血压;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供给营养;处理局部病灶;病情较重者可每公斤体重给予多巴胺5一l0ug/min,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并改善循环。
2.抗生素治疗宜静脉途径给药,在病原菌未明确前可合用青霉素族及氨基糖背类或第三代头孢菌素,由于氨基糖昔类有耳、肾*性使用要慎重。若疗效不满意而培养阳性,可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药物。抗生素疗程一般不少于14日,若形成迁徙性病灶,疗程需适当延长。
3.高胆红素血症一般根据指征选用光照疗法或换血疗法,结合胆红素升高时慎用光疗。
4.病情严重感染不易控制时,可酌情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mg/kg,一次给予。
5.中性粒细胞减少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每日l0ug/kg,皮下注射。
吴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