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你会打呼噜吗?你的身边有人打呼噜吗?当听见时,你会有什么感受呢?你会好奇它们究竟是怎么发生的,有怎样奇妙的可能吗?来自[法]安德烈·布沙尔所写的《鼾声之谜》极为巧妙地以侦探破解谜团的方式,带我们走进孩子们的探索世界,一起领略思维空间的奇妙之旅。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获得这样一些启迪:
一、精致独特的画面,好奇求知的探索空间
在封面里细致的线条勾勒,将人物的外形和场景描绘的具有空间归纳,人物以彩色图案呈现,背景中的事物则以灰黑色线条勾勒出来,以一种类似钢笔画的呈现,将一种线条的立体感凸显出来,也更让色彩丰富的人物从整个背景中呈现出来。
每个人物不同的造型和神态以及举动,都在解释一个好奇,它是一个关于爸爸打呼噜的鼾声之谜的探索,有孩童在专注地盯着爸爸想找出答案,还有觉得似乎是掩藏在隐蔽处的什么东西发出鼾声,于是趴在地上试图找寻,还有在爸爸做的椅子后面,悄咪咪的盯着四周,一个个神态各异的孩童的样子跃然纸上,让人跟随这份好奇,想要知道它会是什么呢?
二、诙谐幽默的故事场景,带来奇妙的思维延展
走入故事里,我们便会发现它融合的现实场景的真实,和想象空间奇幻的场景一道构成了一种奇异的思维碰撞,在这个碰撞中,我们感知到孩童脑洞的奇妙与丰富,更看见发散思维是如何作用于探索真相。荒唐可笑与诙谐幽默都融入其中,让人读之喜悦不已。
爸爸躺在椅子上的场景,每个画面里的人物都有细微的变动,它更凸显了故事在进行过程中的人物变化与探索状态,对于把爸爸带到修理厂修理的画面,让人忍俊不禁,人拆分成机器人般被修理,画面在一种黑白与彩色间形成一种荒诞与现实的错综感,既有想象的延展,也融入现实的元素,让自由想象的孩子的逻辑跃然纸上,不禁为孩子们感到惊奇。
而爬上椅子探入爸爸嘴里去找更换的零件,更像是一种将人物进行放大的画面感,有一种奇妙的视觉冲击,冲击到人们在谜团解答里的趣味互动与自由创造。
三、视角转换的娴熟,可视化呈现的精妙之处
在画面视角的切换里,俯视里看见爸爸卧躺在椅子上,再从平视的直观画面里看孩童围观爸爸进行的探索,又到仰视爸爸坐椅子的爬梯,这插画的叙事角度,让人无论是享受画面的平稳感,还是冲击感,抑或是烘托与共鸣,都在融合椅子极为巧妙的画面技巧,让人格外如临其境。
对于色彩的切换与配比,背景与主题人物的不同选择,以灰黑色线条勾勒出背景和主题人物的色彩呈现,让这画面的对比与冲突更定格在一瞬,让人从中感受到画面传递的特质,更有微观与宏观的呈现,对于爸爸喉咙的细节刻画,与身体的内在画面刻画,让人从画面里看见自由想象的乐趣与好玩。
对于情节的设计以及画面的创作,形成一种相互呼应,自如流淌在想象的思绪里,显性地呈现于人眼前,加上侦探的设计,和末尾戛然而止的好奇点,简直让人欲罢不能,作为小朋友,怎么可能不喜欢你,即便作为成人的我,也为之惊叹好奇期待。
《鼾声之谜》带来一部奇妙的探索之旅,想象之旅,让孩童自由想象的趣味,在奇异的脑洞画面里,悄然而至,让人喜悦不已,为之着迷,而这鼾声之谜,你找到了吗?